华茂彩虹计划
欢迎访问华茂教育基金会官方网站 | 服务热线:0574-88055731
关注我们

【鄞州日报】小候鸟”与“小主人”快乐足迹
2013-07-09

 

 

        对于很多宁波的孩子而言,暑假意味着上不完的兴趣班,写不完的作业纸,如何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收获有成长的暑假,是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。对于这群父母在宁波打工的“小候鸟”而言,暑期的到来显得意味深长,这时他们能一解思亲之苦,来宁波与久未蒙面的父母团聚。而这样的暑假,对于“小候鸟”的父母而言,更是一阵欢喜一阵忧,忧虑的是工作繁忙根本无暇照顾孩子,在陌生城市里,孩子也没有朋友一同玩耍。

        在由华茂举办的首届 “彩虹行动”中,让这两个群体的孩子有了交集,架起了互学共享的桥梁。“能够平等交流,发现各自优势,共同成长。让城市孩子的热情大方、见识面广去影响乡村孩子,让乡村孩子的吃苦耐劳、独立自主去感染城市的孩子。”

 

 

孩子们的暑假开始了!这时候的校园本该是空无人烟的安静,而在宁波华茂的校园内,却是七彩纷呈、热闹万分的景象,时不时在教室里传来孩子们嬉闹的笑声。原来,一个名为“彩虹行动”的公益夏令营正在宁波华茂的校区里上演着。在这7天里,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84位“小候鸟”与宁波本地的84位“小主人”结对牵手,同城同行,互学共享。

7天的夏令营,每一天分别是由彩虹的一种颜色来代表。开营的第一天是红色,军训拉练、听革命故事、七色花手工课等活动也围绕着红色主题而展开——红色行动继承传统。

 

        镜头一:军事拉练一个都没有少

        军训拓展时,168个孩子身着统一的黄色短袖,在炎热的太阳下整齐地集合,静静地等待着教官的命名下达。稍息、立正站好、向左转......随着教官的声声令下,孩子们开始了军事拉练。上午10时许气温闷热,豆大的汗珠从孩子们脸上划过,一张张晒红的小脸依旧不苟言笑,认真地保持着笔直的站立姿势。好在一场短暂而突然的暴雨临时打断了孩子们的拉练,躲雨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吃起了丰富的课间餐。雨停后,孩子们又重新返回操场,整齐口号声嘹亮,响彻整个校园。

        历时两三小时的整个拉练过程,没有一个孩子放弃、退缩,在挥洒汗水的同时,也练就着他们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品质。

 

        镜头二:手工课上的“小翻译”

        五年级的聂軻来自江西,黑黝黝的小脸上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,个头小小,不太愿说话。聂軻的父母来宁波工作已经三年多了,每年的七八月份聂軻都会坐上火车来宁波与父母团聚。聂軻的妈妈说,“可能是因为我们常年不在身边,养成了她内向、不爱说话的性格,我们希望这次夏令营能让她变得活泼开朗起来。”

        突如其来的新环境、新朋友,让“小候鸟”、“小主人”起初显得有些拘谨,不过女孩们总是很容易找个话题,变得熟络起来。在昨天下午的七色花手工劳技课上,聂軻的普通话不太好,在交流上显得有些吃力。一旁同是来自江西的聂梓怡就自告奋勇地当起了“小翻译”,一起做手工、一同嬉笑,让孩子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

 

        孩子们的心里话

        “妈妈,这个学校可真大啊!我也想来这里念书。”——江西 聂軻

        在7号开营报道日那天,聂軻和妈妈参观完华茂的校区后,却偷偷地在妈妈耳边轻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。“我和她说,只要在老家能好好念书,念得好我就带你来宁波上学”,聂軻的妈妈告诉记者。

        “第一次住寝室,可能新的环境还有些不适应吧,我们都失眠了,在家里什么都是大人帮着做,这里什么都要自己来。”——慈溪 王蓓

        与聂軻、聂梓怡结对的是一对来自慈溪的双胞胎姐妹王蓓和王蕾,对于开营后第一个晚上的寝室集体生活,兴奋中参杂着些许不安,她们几乎彻夜未眠。不过,年纪稍长的王蓓和王蕾显得成熟老道些,也在生活上的细节上照顾着两位远道而来的“小候鸟”。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